问:

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怎么算

答:
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,也称经常性净利润,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它的计算方法如下:
利润总额 - 所得税费用 - 非经常性损益 = 经常性净利润
其中,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外的损益,主要包括:
1.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:企业出售非流动资产获得的盈亏。
2.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: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盈亏。
3. 债务重组损益: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产生的盈亏。
4. 企业合并损益:企业进行企业合并产生的盈亏。
5. 受赠资产损益:企业接收到的捐赠或赠与产生的盈亏。
6. 非常损益:发生概率很小、性质特殊的损益,如地震、洪灾产生的损失等。
7.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。
以上各项中,1-5项属于企业主营业务范围之外的损益,6-7项性质较为特殊,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。扣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后,获得的利润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。
所以,简而言之,经常性净利润=利润总额-所得税费用-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损益。它剔除了一切非经常性因素的影响,能够真实显示企业的经常性业绩,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。